• 欢迎来到衡阳市人民检察院!
  •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八一特辑】湖南检察机关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二三事
    时间:2024-08-02  作者:  新闻来源: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战士小方的微信恢复了支付功能

    “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我的微信支付账户能正常使用了,被冻结的款项也解冻了。”7月11日,在武警某支队服役的小方向湖南省安化县检察院和长沙军事检察院的检察官分别打来致谢电话,告知困扰许久的烦心事已解决。

    今年5月,小方发现自己的微信支付账户不能用了,打电话咨询腾讯公司才得知是被司法冻结了。但其一直在部队服役,从未与人有任何矛盾纠纷,这场莫名的官司究竟从何而来?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恰逢长沙军事检察院在当地开展“三百三进”法治服务活动,小方遂向长沙军事检察院反映了的情况。该院经初步研判后,依据军地协作机制,于2024年6月4日向安化县检察院移送了线索,并开展联合调查。

    经调查发现,2023年8月,家住山东省鱼台县的薛某通过微信联系湖南省的方某购买冷冻食品,薛某根据方某的要求支付了货款58670元。薛某收到货物后发现有质量问题,经协商,双方达成退货、退款的共识。薛某依约将货物退还给方某,方某要求案外人向薛某退付货款3万元。双方在微信确认,方某尚未退还的货款为24870元。后薛某多次向方某催讨货款,都被方某以各种理由推托,薛某最终决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3年11月,薛某通过委托诉讼代理人查询到方某的户籍信息,为湖南省安化县人。遂将方某起诉到安化县法院,法院以手机短信方式向方某送达法律文书,并于2024年3月作出判决。因方某一直未履行判决义务,薛某向法院申请执行,2024年5月30日,法院裁定限制小方微信支付账户使用。

    为查明事情真相,在鱼台县检察院的协助下,办案组前往当地找到薛某核实情况。薛某在公安机关根据姓名和电话号码所在省份查询到的方某仅有安化的这一人,于是便将其告上了法庭,但经辨认方某朋友圈的照片和警士小方提供的照片,明显不是同一人。那真正的方某到底是谁?

    办案组通过薛某提供的交易账户查询到方某收退款使用的银行卡开设地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查明事情真相的关键就在这个卡主王某身上。在益阳市检察院、长沙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这个这个关键证人,办案组遂又奔赴岳阳市找到银行卡卡主王某核实情况。证实王某确实有个在岳阳做水产生意的朋友方某,与薛某提供的照片一致,系湖北省天门市人,电话号码是岳阳的,2023年8月份的时候按照方某的要求,收转了来自薛某的款项58670元,半个月后又转了30000元给薛某,而其与小方素昧平生,没有任何交集。后又协请天门市检察院调取了方某的真实信息,并与之电话核实了相关情况。

    全面核实情况后,安化县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鱼台县检察院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联合开展公开听证。同时也告知薛某可另行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月27日,安化县检察院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目前,法院已决定对该案启动再审程序并终止执行程序。

    军属的工伤赔付已达成和解

    “协议约定的第一期执行款我已经收到了,小谭也能够安心在前线执行任务了。”近日,军属谭某如期收到工伤赔付执行款,特意向长沙军事检察院、湖南省韶山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告知案件进展情况。

    时间回到2023年12月,现役军人小谭向长沙军事检察院反映,其父亲谭某2013年9月在湖南韶山某公司工作时,因机器故障受伤致残。2016年10月,经韶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认定,该公司应向谭某赔付13万余元。2017年3月,因该公司未及时履行赔付义务,谭某依法向韶山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多方追讨,截至2020年4月仍有8万余元未付清,法院因被执行方无可执行财产,依法裁定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然而,谭某丧失劳动能力后,家庭重担全部压落在谭某妻子身上,日子过得很艰难,这笔迟迟没有到位的赔偿款也成了一家人的心病。

    2024年1月,长沙军事检察院受理线索后,立即与韶山市检察院启动军地检察协作机制,调取相关案卷材料,联系法院了解案件办理和执行情况,并向谭某了解其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及目前诉求。原来,该公司因牵涉众多执行案件,相关厂房、仓库等均被陆续查封,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子陷入僵局。

    在全面核实情况后,军地检察机关多方努力,积极与韶山市法院、谭某以及被执行人加强沟通,督促法院重新恢复执行程序并加大执行力度。5月21日,韶山市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联合韶山市法院召开执行和解协调会,共同向该公司释法说理,劝说其履行法律及社会责任,维护军属合法权益,最终促成该公司与谭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重新确认未到位的执行标的额,约定详细的分期履行内容,并以追加关联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强化履约能力。目前,该案执行款正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

    退役军人老郑的补助补发到位

    “在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帮助下,我终于拿到了补发的生活困难补助。”7月29日,退役军人老郑在湖南省中方县检察院公开宣告会上表示心中的石头已落地。

    老郑是一名退役军人,于1988年10月转业到怀化市某公司工作。2017年11月,该公司为老郑办理退休手续时,未注明他是军转干部,相关部门审核审批也未审查出这一信息,导致老郑未能享有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

    2019年,老郑家庭生活陷入困难,偶然得知自己可以领取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便找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2021年12月9日,相关部门认定老郑符合办理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的标准,确定从2022年1月开始计发。

    “但我2017年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应该要补发2017至2021年未发的补贴。”2023年6月5日,老郑又向相关部门信访反映,要求补发2017年11月至2021年底期间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同年6月25日,相关部门作出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书,认定老郑该期间困难补助未发放属实,要求怀化市某公司进行补发。该公司认为补发资金应由财政解决,故一直未予支付。

    中方县检察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仔细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发现相关部门作出由怀化市某公司补发老郑的生活困难补助的处理意见,未正确理解政策法规的内涵及适用的条件,导致老郑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在就政策法规的理解、适用及资金保障等问题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之后,2024年5月9日,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依法纠正对老郑生活困难补助的错误处理意见。

    7月29日,中方县检察院举行公开宣告会,在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等人员的参与下,宣告该案的办理结果,老郑2017年至2021年期间的生活困难补助3.6万余元全部补发到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要闻

    【八一特辑】湖南检察机关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二三事

    时间:2024-08-02  作者: 

    战士小方的微信恢复了支付功能

    “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我的微信支付账户能正常使用了,被冻结的款项也解冻了。”7月11日,在武警某支队服役的小方向湖南省安化县检察院和长沙军事检察院的检察官分别打来致谢电话,告知困扰许久的烦心事已解决。

    今年5月,小方发现自己的微信支付账户不能用了,打电话咨询腾讯公司才得知是被司法冻结了。但其一直在部队服役,从未与人有任何矛盾纠纷,这场莫名的官司究竟从何而来?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恰逢长沙军事检察院在当地开展“三百三进”法治服务活动,小方遂向长沙军事检察院反映了的情况。该院经初步研判后,依据军地协作机制,于2024年6月4日向安化县检察院移送了线索,并开展联合调查。

    经调查发现,2023年8月,家住山东省鱼台县的薛某通过微信联系湖南省的方某购买冷冻食品,薛某根据方某的要求支付了货款58670元。薛某收到货物后发现有质量问题,经协商,双方达成退货、退款的共识。薛某依约将货物退还给方某,方某要求案外人向薛某退付货款3万元。双方在微信确认,方某尚未退还的货款为24870元。后薛某多次向方某催讨货款,都被方某以各种理由推托,薛某最终决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3年11月,薛某通过委托诉讼代理人查询到方某的户籍信息,为湖南省安化县人。遂将方某起诉到安化县法院,法院以手机短信方式向方某送达法律文书,并于2024年3月作出判决。因方某一直未履行判决义务,薛某向法院申请执行,2024年5月30日,法院裁定限制小方微信支付账户使用。

    为查明事情真相,在鱼台县检察院的协助下,办案组前往当地找到薛某核实情况。薛某在公安机关根据姓名和电话号码所在省份查询到的方某仅有安化的这一人,于是便将其告上了法庭,但经辨认方某朋友圈的照片和警士小方提供的照片,明显不是同一人。那真正的方某到底是谁?

    办案组通过薛某提供的交易账户查询到方某收退款使用的银行卡开设地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查明事情真相的关键就在这个卡主王某身上。在益阳市检察院、长沙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这个这个关键证人,办案组遂又奔赴岳阳市找到银行卡卡主王某核实情况。证实王某确实有个在岳阳做水产生意的朋友方某,与薛某提供的照片一致,系湖北省天门市人,电话号码是岳阳的,2023年8月份的时候按照方某的要求,收转了来自薛某的款项58670元,半个月后又转了30000元给薛某,而其与小方素昧平生,没有任何交集。后又协请天门市检察院调取了方某的真实信息,并与之电话核实了相关情况。

    全面核实情况后,安化县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鱼台县检察院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联合开展公开听证。同时也告知薛某可另行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月27日,安化县检察院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目前,法院已决定对该案启动再审程序并终止执行程序。

    军属的工伤赔付已达成和解

    “协议约定的第一期执行款我已经收到了,小谭也能够安心在前线执行任务了。”近日,军属谭某如期收到工伤赔付执行款,特意向长沙军事检察院、湖南省韶山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告知案件进展情况。

    时间回到2023年12月,现役军人小谭向长沙军事检察院反映,其父亲谭某2013年9月在湖南韶山某公司工作时,因机器故障受伤致残。2016年10月,经韶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认定,该公司应向谭某赔付13万余元。2017年3月,因该公司未及时履行赔付义务,谭某依法向韶山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多方追讨,截至2020年4月仍有8万余元未付清,法院因被执行方无可执行财产,依法裁定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然而,谭某丧失劳动能力后,家庭重担全部压落在谭某妻子身上,日子过得很艰难,这笔迟迟没有到位的赔偿款也成了一家人的心病。

    2024年1月,长沙军事检察院受理线索后,立即与韶山市检察院启动军地检察协作机制,调取相关案卷材料,联系法院了解案件办理和执行情况,并向谭某了解其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及目前诉求。原来,该公司因牵涉众多执行案件,相关厂房、仓库等均被陆续查封,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子陷入僵局。

    在全面核实情况后,军地检察机关多方努力,积极与韶山市法院、谭某以及被执行人加强沟通,督促法院重新恢复执行程序并加大执行力度。5月21日,韶山市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联合韶山市法院召开执行和解协调会,共同向该公司释法说理,劝说其履行法律及社会责任,维护军属合法权益,最终促成该公司与谭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重新确认未到位的执行标的额,约定详细的分期履行内容,并以追加关联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强化履约能力。目前,该案执行款正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

    退役军人老郑的补助补发到位

    “在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帮助下,我终于拿到了补发的生活困难补助。”7月29日,退役军人老郑在湖南省中方县检察院公开宣告会上表示心中的石头已落地。

    老郑是一名退役军人,于1988年10月转业到怀化市某公司工作。2017年11月,该公司为老郑办理退休手续时,未注明他是军转干部,相关部门审核审批也未审查出这一信息,导致老郑未能享有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

    2019年,老郑家庭生活陷入困难,偶然得知自己可以领取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便找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2021年12月9日,相关部门认定老郑符合办理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的标准,确定从2022年1月开始计发。

    “但我2017年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应该要补发2017至2021年未发的补贴。”2023年6月5日,老郑又向相关部门信访反映,要求补发2017年11月至2021年底期间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同年6月25日,相关部门作出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书,认定老郑该期间困难补助未发放属实,要求怀化市某公司进行补发。该公司认为补发资金应由财政解决,故一直未予支付。

    中方县检察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仔细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发现相关部门作出由怀化市某公司补发老郑的生活困难补助的处理意见,未正确理解政策法规的内涵及适用的条件,导致老郑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在就政策法规的理解、适用及资金保障等问题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之后,2024年5月9日,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依法纠正对老郑生活困难补助的错误处理意见。

    7月29日,中方县检察院举行公开宣告会,在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等人员的参与下,宣告该案的办理结果,老郑2017年至2021年期间的生活困难补助3.6万余元全部补发到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