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法治周末》《衡阳日报》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是城市最美的底色。
近年来,衡阳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守护青山绿水,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雁城绚丽画卷描绘鲜明的文化底色。
今年1月,在梳理一批区人大代表建议时,代表邵亮铭提出的一份《关于优化修缮衡阳市图书馆内部车道东侧沿线环境的建议》,引起了雁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肖媛丽的注意。
“市图书馆已成雁城一景,然而其内部车道东侧沿线200米内有衡阳抗战绝壁遗址——五桂岭绝壁遗址,但周围树木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抗战绝壁遗址未得到妥善保护。”代表的描述令人揪心。
历史的年轮倒回到1944年初。为打通中国陆路纵贯交通线,日寇悍然发动豫湘桂战役,11万侵略军进犯衡阳。经过47天孤城奋战,1.7万衡阳守军彻底粉碎日军“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侵略目标。
五桂岭作为雁城城南的核心阵地,见证了这场史称“衡阳保卫战”的艰苦斗争。在这里,衡阳守军曾凭恃自创的“方先觉壁”防御工事,给予日寇以迎头痛击。
▲承办检察官查看五桂岭抗战绝壁遗址标识碑。
经调取相关档案、查阅历史资料,检察官发现,全市目前仅剩五桂岭这一处具有完整外壕的“方先觉壁”遗址。2015年,该遗址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现场勘查、取证中,检察官看到,遗址原貌完全被树木和杂草掩盖。现场不仅缺少实地标志,且文物保护标识碑为市级,与其实际保护级别不符。同时,标识碑上所示二维码所导向的公众号已经停运。
在进一步调查中,检察官发现,遗址的西北面紧邻廻雁峰正在提质改造的平沙落雁广场,东面紧邻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文旅项目之一——“雁城之星”亲子乐园项目。若按照该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将在遗址建控地带进行,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五桂岭绝壁遗址承载着“衡阳保卫战”精神与抗战文化,亟待保护;文旅项目牵动着“办会兴城”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地,亟待推进。如何两全?
针对这一难题,检察官与“雁城之星”项目负责人多次磋商,联合文物保护、旅发大会筹建等多个相关部门召开圆桌会议。经反复论证,调整了原设计方案,避开了原本插入到遗址建控地带的相关设计,且通过重新设计、调整,确保“雁城之星”整体视觉效果不被设计更改所影响。
4月26日,雁峰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依法履职,及时更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识,做好遗址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并持续跟踪监督在遗址周围开展的相关项目,确保遗址得到妥善保护。
9月初,“雁城之星”冉冉升起,88米高的摩天轮点亮夜空。平沙落雁广场上,三三两两的群众惬意悠游。80年抗战遗址与旅发大会新景交相辉映,遗址在全面修整后焕然一新,省级文物标识碑赫然醒目,与景区相交联处,新修整的花坛、草坪更添灵动色彩。
作为历史文化地标,古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牵系着游子的乡愁。对古塔进行保护修缮,也对提升当地整体形象、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1月,衡阳市人民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开展“河长+检察长”巡河活动时,了解到市人大代表谭红梅正在酝酿提出关于妥善保护凌云塔的建议。
凌云塔(又名青龙塔)矗立于耒水河畔,建成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耒阳市城区标志性建筑,于2015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初步核查,该线索被移送至耒阳市人民检察院办理。
承办检察官陈琳迅速开展现场勘查,发现塔身多处覆盖茂密植物,塔周装饰的灯带、电线年久失修,风化断裂后垂落在塔身,其周边围栏因地面凹陷而损坏。更重要的是,古塔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和日常维护人员。
2024年2月29日,耒阳市人民检察院就凌云塔管理不善损害公益情况进行立案。
经调查取证,该院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管理、监督检查职责,排除安全隐患、妥善修缮保护、确保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维护保护工作,并要求该部门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日常巡查摸排。
接到检察建议后,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充分听取检察机关和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意见后,厘清了保护管理责任,争取到专项资金,制定好整改方案,确定对塔身修缮、保护区整修及配套设施更换等工作进行分区域、分步骤推进。
▲承办检察官在查看凌云塔塔身情况。
如今,凌云塔塔身植被已被清理,精美浮雕清晰可见。登塔远眺,一邑风光尽收眼底,“水共寒烟转,霞同雁阵飞”的美景得以延续。
与耒水同为湘江支流的宜水河畔,静静伫立的培元塔面临着与凌云塔同样的困境。
2023年1月,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培元塔塔身墙面斑驳、杂树杂草丛生,周边环境脏乱,存在私拉电线、燃放香烛等消防隐患。同年5月,常宁市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然而,该行政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回复,也未对培元塔保护问题进行有效整改。
2023年11月16日,在省、市两级检察机关的指导下,该院依法对某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提起诉讼。市依法治市办组织衡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文物保护工作负责人、文物保护相关单位负责人、市直重点执法单位法规科科长等100余人,旁听了这个全市首例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庭审全程。
2023年12月11日,衡阳铁路运输法院在判决中全面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在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推动下,古塔得以焕新颜,守护了文化根脉,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值得点赞!”谭红梅表示。
“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已在《茶经》中对产自南岳衡山的“贡茶”予以肯定。
2019年,“南岳云雾茶”获批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带动下,茶产业逐渐成为当地茶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检察官在了解茶叶品质与当地生态保护情况
2023年3月,南岳区人民检察院对本地茶企走访调研时发现,辖区内有部分商户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经营售卖南岳云雾茶,存在假冒销售的问题。
随后,该院以南岳农贸市场为重点调查场所,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查明部分商户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南岳云雾茶的事实。同年4月,该院依法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加强对南岳云雾茶的质量监管和商标保护。
在检察监督的推动下,违法商户所使用的“南岳云雾茶”字样包装袋(盒)被全部没收。针对相关问题商户的商标侵权及不规范经营行为,该局分别作出行政处罚。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该局同时对茶叶市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4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商户均配合落实各项整改要求。
为进一步延伸办案效果,2023年8月22日,南岳区人民检察院出台《服务“南岳云雾茶”产业促进茶旅融合乡村振兴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深入开展护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法律监督活动,建立检察长、检察官与茶企的对口服务、专案专办快办等工作机制,设置巡回检察工作站,收集涉茶案件线索等,全力守护当地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当地整体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受益于《措施》的推行。
一直以来,南岳大庙圣帝殿、祝融峰祝融殿是游客焚香的主要场地,也成为有毒有害烟尘及扬尘污染的“重灾区”。
2020年下半年,检察官通过游客了解到,部分游客将外包装塑料袋连同线香一并扔进香炉,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此,南岳区人民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多轮次磋商交流,向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各单位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严格控制焚烧塑料袋及不充分燃烧现象。目前,焚化品燃烧点均设置了塑料包装袋回收处、禁烧标识及语音和电子屏文字提示,并安排专人值守。
“焚化香包更加规范有序,空气污染程度大大降低,茶叶品质也得到了提升。”在南岳杉湾园回访时,一位茶农向检察官罗珊珊热情地分享茶叶的长势。
初夏阳光穿透枝叶,一簇绒毛皂荚花朵悄然绽放。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近期普查工作中新发现一株野生绒毛皂荚。
这是检察公益诉讼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
南岳衡山因属山岳冰川局部地区,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植物界“大熊猫”——野生绒毛皂荚。2020年,野生绒毛皂荚全球仅存6株,且全部分布在衡山自然保护区。
4年前,因保护不完善,野生绒毛皂荚存在蔸部腐烂、断顶、长势不佳等问题。南岳区人民检察院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在自然保护区设立巡回检察工作站,加强与区自保局、林业局、森林公安、林场等单位的通力协作,监督实行“一株一策”挂牌保护措施。
如今,野生绒毛皂荚增加至10株。同时,通过多地引种的方式,“熊猫树”的身影已现身全国各地。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84件,督促修复被非法占用、污染和损毁耕地、林地、水源地等767亩,整治污染企业、养殖场14家,清理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4156吨,督促清理河道28公里,督促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26万元。同时,依托“河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通过增殖放流、补植复绿、替代性修复等方式,守护衡阳“山水人文”,发挥公益诉讼独特优势,将旅游与普法相融合,助力生态文旅兴城,以检察之力不断擦亮衡阳旅游名片。
周末不忙,去趟衡阳。
随着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临近,衡阳正以全新面貌和满满活力,迎接每一位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衡阳检察机关也正以接续奋斗的姿态迈步向前,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不断彰显检察担当。
△《湖南日报》《法治周末》《衡阳日报》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是城市最美的底色。
近年来,衡阳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守护青山绿水,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雁城绚丽画卷描绘鲜明的文化底色。
今年1月,在梳理一批区人大代表建议时,代表邵亮铭提出的一份《关于优化修缮衡阳市图书馆内部车道东侧沿线环境的建议》,引起了雁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肖媛丽的注意。
“市图书馆已成雁城一景,然而其内部车道东侧沿线200米内有衡阳抗战绝壁遗址——五桂岭绝壁遗址,但周围树木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抗战绝壁遗址未得到妥善保护。”代表的描述令人揪心。
历史的年轮倒回到1944年初。为打通中国陆路纵贯交通线,日寇悍然发动豫湘桂战役,11万侵略军进犯衡阳。经过47天孤城奋战,1.7万衡阳守军彻底粉碎日军“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侵略目标。
五桂岭作为雁城城南的核心阵地,见证了这场史称“衡阳保卫战”的艰苦斗争。在这里,衡阳守军曾凭恃自创的“方先觉壁”防御工事,给予日寇以迎头痛击。
▲承办检察官查看五桂岭抗战绝壁遗址标识碑。
经调取相关档案、查阅历史资料,检察官发现,全市目前仅剩五桂岭这一处具有完整外壕的“方先觉壁”遗址。2015年,该遗址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现场勘查、取证中,检察官看到,遗址原貌完全被树木和杂草掩盖。现场不仅缺少实地标志,且文物保护标识碑为市级,与其实际保护级别不符。同时,标识碑上所示二维码所导向的公众号已经停运。
在进一步调查中,检察官发现,遗址的西北面紧邻廻雁峰正在提质改造的平沙落雁广场,东面紧邻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文旅项目之一——“雁城之星”亲子乐园项目。若按照该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将在遗址建控地带进行,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五桂岭绝壁遗址承载着“衡阳保卫战”精神与抗战文化,亟待保护;文旅项目牵动着“办会兴城”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地,亟待推进。如何两全?
针对这一难题,检察官与“雁城之星”项目负责人多次磋商,联合文物保护、旅发大会筹建等多个相关部门召开圆桌会议。经反复论证,调整了原设计方案,避开了原本插入到遗址建控地带的相关设计,且通过重新设计、调整,确保“雁城之星”整体视觉效果不被设计更改所影响。
4月26日,雁峰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依法履职,及时更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识,做好遗址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并持续跟踪监督在遗址周围开展的相关项目,确保遗址得到妥善保护。
9月初,“雁城之星”冉冉升起,88米高的摩天轮点亮夜空。平沙落雁广场上,三三两两的群众惬意悠游。80年抗战遗址与旅发大会新景交相辉映,遗址在全面修整后焕然一新,省级文物标识碑赫然醒目,与景区相交联处,新修整的花坛、草坪更添灵动色彩。
作为历史文化地标,古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牵系着游子的乡愁。对古塔进行保护修缮,也对提升当地整体形象、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1月,衡阳市人民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开展“河长+检察长”巡河活动时,了解到市人大代表谭红梅正在酝酿提出关于妥善保护凌云塔的建议。
凌云塔(又名青龙塔)矗立于耒水河畔,建成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耒阳市城区标志性建筑,于2015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初步核查,该线索被移送至耒阳市人民检察院办理。
承办检察官陈琳迅速开展现场勘查,发现塔身多处覆盖茂密植物,塔周装饰的灯带、电线年久失修,风化断裂后垂落在塔身,其周边围栏因地面凹陷而损坏。更重要的是,古塔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和日常维护人员。
2024年2月29日,耒阳市人民检察院就凌云塔管理不善损害公益情况进行立案。
经调查取证,该院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管理、监督检查职责,排除安全隐患、妥善修缮保护、确保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维护保护工作,并要求该部门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日常巡查摸排。
接到检察建议后,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充分听取检察机关和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意见后,厘清了保护管理责任,争取到专项资金,制定好整改方案,确定对塔身修缮、保护区整修及配套设施更换等工作进行分区域、分步骤推进。
▲承办检察官在查看凌云塔塔身情况。
如今,凌云塔塔身植被已被清理,精美浮雕清晰可见。登塔远眺,一邑风光尽收眼底,“水共寒烟转,霞同雁阵飞”的美景得以延续。
与耒水同为湘江支流的宜水河畔,静静伫立的培元塔面临着与凌云塔同样的困境。
2023年1月,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培元塔塔身墙面斑驳、杂树杂草丛生,周边环境脏乱,存在私拉电线、燃放香烛等消防隐患。同年5月,常宁市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然而,该行政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回复,也未对培元塔保护问题进行有效整改。
2023年11月16日,在省、市两级检察机关的指导下,该院依法对某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提起诉讼。市依法治市办组织衡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文物保护工作负责人、文物保护相关单位负责人、市直重点执法单位法规科科长等100余人,旁听了这个全市首例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庭审全程。
2023年12月11日,衡阳铁路运输法院在判决中全面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在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推动下,古塔得以焕新颜,守护了文化根脉,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值得点赞!”谭红梅表示。
“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已在《茶经》中对产自南岳衡山的“贡茶”予以肯定。
2019年,“南岳云雾茶”获批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带动下,茶产业逐渐成为当地茶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检察官在了解茶叶品质与当地生态保护情况
2023年3月,南岳区人民检察院对本地茶企走访调研时发现,辖区内有部分商户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经营售卖南岳云雾茶,存在假冒销售的问题。
随后,该院以南岳农贸市场为重点调查场所,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查明部分商户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南岳云雾茶的事实。同年4月,该院依法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加强对南岳云雾茶的质量监管和商标保护。
在检察监督的推动下,违法商户所使用的“南岳云雾茶”字样包装袋(盒)被全部没收。针对相关问题商户的商标侵权及不规范经营行为,该局分别作出行政处罚。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该局同时对茶叶市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4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商户均配合落实各项整改要求。
为进一步延伸办案效果,2023年8月22日,南岳区人民检察院出台《服务“南岳云雾茶”产业促进茶旅融合乡村振兴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深入开展护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法律监督活动,建立检察长、检察官与茶企的对口服务、专案专办快办等工作机制,设置巡回检察工作站,收集涉茶案件线索等,全力守护当地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当地整体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受益于《措施》的推行。
一直以来,南岳大庙圣帝殿、祝融峰祝融殿是游客焚香的主要场地,也成为有毒有害烟尘及扬尘污染的“重灾区”。
2020年下半年,检察官通过游客了解到,部分游客将外包装塑料袋连同线香一并扔进香炉,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此,南岳区人民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多轮次磋商交流,向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各单位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严格控制焚烧塑料袋及不充分燃烧现象。目前,焚化品燃烧点均设置了塑料包装袋回收处、禁烧标识及语音和电子屏文字提示,并安排专人值守。
“焚化香包更加规范有序,空气污染程度大大降低,茶叶品质也得到了提升。”在南岳杉湾园回访时,一位茶农向检察官罗珊珊热情地分享茶叶的长势。
初夏阳光穿透枝叶,一簇绒毛皂荚花朵悄然绽放。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近期普查工作中新发现一株野生绒毛皂荚。
这是检察公益诉讼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
南岳衡山因属山岳冰川局部地区,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植物界“大熊猫”——野生绒毛皂荚。2020年,野生绒毛皂荚全球仅存6株,且全部分布在衡山自然保护区。
4年前,因保护不完善,野生绒毛皂荚存在蔸部腐烂、断顶、长势不佳等问题。南岳区人民检察院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在自然保护区设立巡回检察工作站,加强与区自保局、林业局、森林公安、林场等单位的通力协作,监督实行“一株一策”挂牌保护措施。
如今,野生绒毛皂荚增加至10株。同时,通过多地引种的方式,“熊猫树”的身影已现身全国各地。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84件,督促修复被非法占用、污染和损毁耕地、林地、水源地等767亩,整治污染企业、养殖场14家,清理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4156吨,督促清理河道28公里,督促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26万元。同时,依托“河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通过增殖放流、补植复绿、替代性修复等方式,守护衡阳“山水人文”,发挥公益诉讼独特优势,将旅游与普法相融合,助力生态文旅兴城,以检察之力不断擦亮衡阳旅游名片。
周末不忙,去趟衡阳。
随着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临近,衡阳正以全新面貌和满满活力,迎接每一位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衡阳检察机关也正以接续奋斗的姿态迈步向前,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不断彰显检察担当。